close

 



 


先前得知台鐵引進日製新電聯車時,我就蠻期待能親自體驗乘坐感受,特別是當新款電聯車正式進口台灣後,媒體針對此車配置之優良大幅報導,更讓人引頸期盼,尤其對我與妻來說,雖然多數時候我們都以機車作為旅遊工具,然而碰到天候不佳,或是正逢蘇花公路於大雨、災後遭到損害時,搭乘火車就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。


 


偏偏台鐵除了近來熱門的太魯閣號車輛品質、乘坐感都不錯,同樣收費昂貴的自強號卻因多數車廂、機車頭老舊,不但車內配備稍嫌陽春,處處顯露老舊氣息,而且經常性的故障、誤點,實在讓人無法信賴;至於我與妻一直以來最超值的撘車選擇-區間車,雖然車廂狀況還不錯,但是畢竟使用年份較長,有些設計仍不符合搭乘者的需求,而且一天僅一班下午自樹林往花蓮的車次,抵達花蓮時都已接近傍晚6點,實在也過晚。


 


新車款造型奇特,辨識性大幅提高


 




 


此次適逢中秋佳節,按照往年慣例,也要前往花蓮,但是僅短短半個月前後,就有兩個颱風襲擊東半部,蘇花公路總計有兩處坍方,而連假前數日,東部、北部持續豪大雨,更增添機車旅遊的危險性,顯然非搭火車不可;由於我與妻都未在先前訂對號車票(其實也根本不想搭品質與收費成反比的快車)所以就選擇無須對號乘坐的區間車,但不料新款區間車已經上線運作(說來汗顏,我太疏於做功課啦),且新稱號為區間快車,從台北到花蓮竟只需3小時半前後,比之自強號最慢班次尚需2小時45分以上,區間快車的超值不言可喻!


 




 


這款區間快車正式型號為EMU700系,目前僅一日兩班,分別為30033004次,跑新竹-花蓮往返各一,3003次抵台北站時為838分,中午1203分到達花蓮站,3004次於下午222分自花蓮出發,抵台北站時為傍晚550分,換言之,如果鐵道迷夠瘋,還可搭乘3003次到花蓮,利用車次間隔時到站外用餐,再搭3004次北返,來個EMU700系北花一日遊!


 




 


EMU700的車身塗裝仍以銀、藍色為主,為了提升辨識度,台鐵於機車頭前方另做大面積橘色塊面,並加上其實長得有點醜的台鐵Mark,車身側面則有藍//橘線條,與現行區間車也有差異;由於車頭方正,下端如戽斗,也有鐵道迷謔稱EMU700為「阿福號」,算是與「小叮噹」車廂相庭抗禮吧。


 


最高時速113km,車廂捷運化設計,空間寬敞


 




 


這張照片拍攝地點為蘇澳新站,為什麼我可以在月台拍攝車廂?難道我們還沒到台北就下車?當然不是,其實是因為這班3004EMU700從花蓮出發後,彷若沿路狂飆一般,部分停靠站因無人上車,甚至僅開門30秒不到就啟動,所以導致行程大幅提早,原訂下午335分從蘇澳新站發車,結果325分就到站,只好在月台等候開車時間,我當然不能錯過這個好機會,趕快下車拍個幾張作留念。後來從蘇澳新站出發,我開啟GPS導航量測EMU700行進速度,結果在濱海區段,EMU700最高時速竟達113km,難怪會經常提早到站。


 




 


於花蓮站上車時,我特別跑到機車頭去拍照,正好車長也離開駕駛室,所以趕快貼近車窗,從外向內拍攝操控台一覽照。


 




 


這是從車廂內貼近駕駛室門上小窗所拍,請注意操控台右上方的三個紅色數字,據妻說,列車行駛期間該數字會變化,因此應該就是行進時速顯示。不過操控台其他細節則因為拍攝時距離有點遠,所以無法辨識。


 




 


新城(太魯閣)?看到這個站名標示法真讓人有點詫異,難道新城站要改名了?可惜我還沒找到相關資料印證;不過從這張照片的下方可以看到,EMU700車廂進門處有螢光黃警戒線,可提醒進出的旅客前有階梯,真的是不錯的設計。


 




 


車廂內部是否讓台北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,與每日通勤搭乘的捷運車廂相似度超過百分之九十,實際上台鐵引進EMU700系電聯車的主因,便是期盼加速推動火車捷運化,將營運重心重新調整,所以或許是為了提高載運客量,採用捷運形式的車廂內座椅排列設計。


 




 


相當寬敞的身障人士輪椅停靠區,比之捷運還好,對於喜愛旅遊的身障人士來說,EMU700出現也算政府單位贈與的福音之一吧。


 


貼心設計隨處可見,「非」字排列座椅觀景輕鬆


 




 


目前台鐵眾列車中,唯一有鮮明LED標示車輛行進狀態者,就是EMU700,從照片中可以看到,兩端分別以綠色顯示站名,而中間則是以紅色LED燈號顯示即將前往的車站,至於站名間更有箭頭,表示行進方向,讓乘車者能清楚知道旅況;此外車內廣播也有改變,於人聲廣播前先有一段時間稍長的音樂,雖然妻覺得那段音樂既亂又吵,不過倒是符合提醒(或吵醒)乘客的需求吧。


 




 


與捷運車廂一樣,EMU700也有長排的座椅,不過仔細一看,我才發現椅子下方放置了折疊鋁梯,並採用抽屜開啟式設計;另外為了減少旅客誤觸車廂操作按鍵,EMU700將多種操控面板上鎖,就連冷暖氣空調都要知道密碼才能調整,還好這次搭車還沒遇到北極型溫控,否則會冷到掛又無法自救。


 




 


方便無座乘客握持的握把,除了吊掛帶變粗,握把也加寬,並在內圈以符合人體工學設計出弧形突起,加大手掌接觸面積。


 



 


 


「非」字型的座椅排列,不同於舊式區間車的一字型長椅設計,讓乘客終於有機會倚窗觀景,也少去與對面乘客四目相交的尷尬感。


 



 


 


最後就分享一張透過大面積車窗拍攝的北迴線舊鐵橋,這是通過太魯閣大橋區段的出海口景色,雖然當天風雨交加,不過迷人的台灣後山,仍展現它動人的魅力啊!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夢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