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進入連續撰寫部落格第三十天,轉換一下風格,今天就以照片為主了。不過只是看作品就顯得太沒誠意,或許就分享一些近期街拍人像的心得吧。
刊頭第一張應該算是主題明確,大大的路牌告訴大家在那邊拍的,這其實就是街拍人像的其中一種取鏡方式,透過有趣的路標或招牌,加上麻豆可能逗趣、可能嚴謹的姿勢,去表現「街」這個意涵。當然就以眼下這張作品來說,路牌沒有什麼趣味性,純粹只是一種配襯,也算是告訴大家照片的拍攝地點。
所謂街拍,簡單說就是在大街小巷中拍攝,將人像攝影融入的結果,以我個人來說就是在城市的巷弄中找景點,所以有可能是他人店面一角,或是牆外裝飾當成背景,以上面這張照片而言,此食堂的外牆與植栽就成為一個陪襯的景。
當然,選擇景點的時候,也不是看起來漂亮或有質感就好,也須考慮麻豆服飾的色系,以及風格,再思考該讓麻豆以何種動作、姿勢融入景致中,所以街拍雖然隨性,也並非只是不經思考的按快門喔。
這張作品的道具很明確,就是車,但重點並非是車,而是光影。拍攝當下我其實只注意到很明顯的明暗對比,將麻豆帶到光照的位置,將曝光值以亮處為主,就可以凸顯人物,這時麻豆能否會意,擺出符合氛圍的動作就很關鍵。此次合作的希婕雖然並非專職麻豆,但因為自己喜歡被拍,真的有花時間做功課,所以拍攝過程很順暢,再此也要謝謝她的合作。
文末這張照片同樣也是以車作為道具,只是從汽車變成機車,且關注的點並非光影,而是車子的造型。這款仿古新車其實是兩位年輕女生騎來的,我看她們離開後,就趕快請麻豆坐上機車拍照。
這類主題的拍攝就要顧慮到如何讓麻豆的動作與車輛的特徵相呼應,否則很容易流於只看到麻豆,卻看不見車子,導致道具的存在失去意義。這部份其實也容易發生在一般人像外拍,當利用大光圈望遠鏡頭拍攝時,由於背景一片模糊,讓觀賞者根本無法分辨那到底是陽明山?還是淡水?台灣大學?如此一來千辛萬苦到當地拍照的意義就完全喪失了。
不可否認,以街拍的模式拍人像也有缺點,由於較為隨機,所以很難鋪陳故事性,常常都是強調單張作品的氛圍,導致最後的成品無法成為系列作品。但是在街拍人像的過程中,我個人認為最大的磨練在於快速且細膩的觀察,例如防火巷內有無光線灑入?有車輛可作為陪襯?牆邊轉角的擺設有趣嗎?如何決定麻豆的姿勢?這些都需要立刻做決定,且有時現場的車輛或是擺設很快就會被移動,一定要掌握時機拍攝。
至於街拍的合作對象是否需要特別挑選?我個人反而覺得攝影師需強化自己的觀察力才重要,如果自己擁有相當的主導力,無論遇到怎樣的麻豆,相信都可以拍出一定水準的作品。當然若像我這次遇到擅於表現自己的麻豆則更棒,但相對的攝影師也不能太弱,否則會變成照片太以麻豆為重,失去街拍中「街」的意涵。
在此也徵求想要挑戰街拍人像的麻豆一同合作唷,或許這充滿很多未知,但也因此能擁有更多驚奇。有興趣的人可在Facebook或部落格留言,謝謝啦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夢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