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,從這裡開始。
平溪鄉,因為煤礦開採修築鐵道,帶動小鎮榮景,卻也因煤盡坑閉而步向沒落,甚至一度將要失去碩果僅存的重要紀念-鐵道,但在危急存亡之秋,學者、住民的爭取下,平溪支線活下來了,而它也帶來另一種新經濟契機-觀光。
順著菁桐太子賓館前的坡道續行,日式宿舍群就在眼前開展。
狐狸夫妻也因此成了造訪平溪鄉的常客,小鎮風華總不斷吸引我們踏上旅程,那一天再度來到菁桐,準備開展另一幅新視野。
菁桐木造車站是此處的焦點,但屢屢流連站房週遭,卻忽略106縣道對岸坡道盡處日式房舍,也是我們的遺憾,其中名聞遐邇的太子賓館,更是錯過多次,難得又選在非週一的平日來訪,理當前往一探究竟;然而懷抱期待心情走到太子賓館前,竟看到門外掛著私人產業,閒人勿進等意涵的招牌,難道這裏已經不再開放參觀?抑或販售予私人經營?
陰鬱蒼林下方靜謐的木造房舍,便是太子賓館後方的精舍,同樣無緣造訪。
疑問雖未在當時解開,不過事隔多日後,狐狸夫妻參與團體出遊活動經過菁桐,又見太子賓館人潮洶湧,或許此處只在假日開放吧。
無法與太子賓館相見歡,就直接向日式宿舍群前進;此區應為礦業興盛時期,提供給員工住宿的房舍群,當然,靠山吃山,房舍結構均以木材為主,日式建築風在如今懷舊即時尚的流行中,備受矚目。
小石碑、滑梯、踏階,處處都是古意,卻也無處不淒涼。
認真說來,這些老房舍的保存其實仍未盡善盡美,許多無人照料的木屋,都已傾頹,若非少數幾棟有住民勤奮照料,此區恐難保吸引遊客之優勢;然而話雖如此,閑步其間可見角落處處皆是時代遺跡,縱使不知該遺跡為何而生,因何而寂,卻仍有幾分感觸在胸懷。
由於此處有別於菁桐車站鄰近透天住所的風貌,幾戶木造房舍改成餐廳或民宿,不過如同太子賓館,週四當日全部休息,若非狐狸夫妻自備交通工具,恐怕要抓準時間填飽五臟廟也非易事。
有老宅,就有野犬,環河道而聚集的村落,寂靜中有無窮生氣。
日式宿舍群除了老房子外,鄰近河道旁也規劃了幾處涼亭供人休憩,然而走進一看,卻是垃圾滿佈,欠缺公德心的人們將烤肉用品散落一地,那些座位讓人望而生噁,只想速速離開,真是可惜了如此貼心的造景。
利用錯落的短牆營造隱秘感,一窗一景的風貌也怡人,只可惜了欠缺珍惜的民眾。
離開菁桐,向十分站區前行,不過主要目的卻是餐飲,在出遊前數日才閱畢相關鐵道書籍的狐狸,要與妻一同試試書中介紹的老店「十分切仔麵」;麵店風貌平凡,就是小鎮常見將房舍廳堂空出擺置桌椅數張,供饕客用餐的樣式,而經營、料理則由老太太與先生一同,因此餐點的風格也極為鄉土小吃模樣,但口味卻一點也不差。
用料札實,口味獨到,是狐狸夫妻給予十分切仔麵的評價。
十分一帶其實狐狸夫妻也頗為熟悉,因此除了站區,多半還會到附近的遊客資訊中心走走;或許不少人未曾注意,但是我們還蠻推薦大家到十分遊客中心看看,除了陳列十分地區介紹導覽資訊,也有餐飲服務,更重要的是大家若有時間,還可順著遊客中心後方的吊橋走去,依傍河道修築的步道直通十分瀑布,走來相當愜意輕鬆。
不過我們當日並未前往步道,主要還是時間問題,選在下午抵達平溪鄉,原本就無法設定太過急促的行程,所以在十分的主要行程,就是放輕鬆,走走看看。
少了熱鬧的遊客喧囂,十分的場景顯得平和,而遊客中心在平日也成了住民散步的好去處。
離開十分踏上歸程,106縣道沿途幾乎與平溪線鐵道並行,隔著河道望向對岸,就是綿延的鐵路,向來對鐵道攝影熱衷的我們,在來程就注意到先前從未停留過的觀景涼亭,因此回程便決定在那邊停留,看看另一種角度的風景。
106縣道上的觀景涼亭不只一個,我們選在鄰近路旁行動咖啡餐飲的那處造訪;停好機車後,靠近護欄向河岸看去,哇!果然壯觀,但見眼下一灣河道蜿蜒而去,山腳邊鐵道旁幾處人家怡然佇立,滿山的綠意圍繞,說是絕佳隱世之境也不為過。
觀景亭的位置很好認,不過停車卻須小心謹慎,特別是假日車流量特別大,一定要注意;站在護欄旁向山邊看,可見鐵道自樹林間穿出,行駛時將通過民宅前方,應是鐵道族熱愛場景之一。
站在文化保存的立場,平溪鄉目前面臨過度開發觀光,卻忽略在地傳統深耕經營,長期來看確實讓人擔心,有一天當遊客新鮮度完全消失時,此地是否又再度沒落;不過對鐵道攝影愛好者而言,能夠有更多的人願意前來平溪一遊,透過搭乘火車而讓支線得以繼續營運,卻深感欣慰,特別是內灣線即將停駛4年的事實已成,更令人珍惜還在工作的平溪、集集線,最後就奉上當日狐狸拍攝的鐵道照片作結尾,也推薦有機會前往平溪鄉一遊的人,去十分切仔麵(鄰近火車站)一嚐鄉土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