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

說起來是掙扎許久,遲遲做不出購買這本書的決定,但最後因為造訪城堡大樓,還是忍不住出手了!

目前其實只看了不到一半內容,明確的說就是兩堂講座記錄,但因為森山大道一以貫之的攝影理念,讓我從這兩堂講座內容更認識了他的拍攝思考模式。

我且不引述書中森山的話語,純粹就我自己的感受分享。首先,將街頭視為狩獵場,每天帶著相機出門,直覺式的按快門,且不斷挑戰心中的恐懼感,正視迎面而來的對象,這幾點都是我過去幾個月街頭攝影時很深體會,也徹底打破了我過去20年間拍照的習性,卻沒想到森山大道也是這樣看待街頭。

其次,有了量才有質,要拍得多,才有拍得好的作品,這點也讓我很有感觸。街頭攝影很多時候都並非自己所能預期,常常是眼角餘光瞄到就立刻舉起相機按下快門,所以總要等到回電腦前透過螢幕檢視,才明確知道自己到底拍了什麼,是否成功。因此如果沒有足夠的照片數量,怎可能擁有較好的作品。

第三點則是拍攝時可稱為第一現場,而進入放相時則為第二現場的論點,我十分認同。很多人總喜歡強調「Jpeg直出」,或是不後製,但在數位攝影的年代,當相機進行記錄,獲得影像的原始電子訊號,再轉換為壓縮格式Jpeg時,其實就已經通過後製程序。因為相機內建的數位影像處理引擎透過你所設定的iso、對比度、飽和度、白平衡,將那些電子訊號轉製為Jpeg。

那麼拍底片的是否也可稱為無後製?其實當拍攝者進行拍攝底片的選擇、沖印公司的選擇時,這就是某種程度攝影者針對作品的後製,只是純粹屬於心態上和想法上的思考,沒有進入暗房做更細部的調整罷了。

所以森山對於拍攝現場和放相現場的論調,也就來自於拍攝時有當時按下快門的感受,進入放相程序再檢視底片,則有另一種想法,由於這個想法開始進行放相,讓最後的作品符合自己的期望。

這就如同數位攝影作品,最終進入電腦檢視後,透過後製軟體修正或加工成為攝影者希望呈現的模樣,且能更明確傳遞攝影者拍攝當時的想法給觀賞者。

不同於「犬的記憶」系列,這本「晝的學校 夜的學校」更精確的看到森山大道,且是從攝影的角度學習,如果你也是街頭狩獵者,我會大力推薦,因為那是提昇狩獵技術的好教材。

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夢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